各位師兄真係好Pro , 小弟有以下愚見
基本上小弟的見解同浦克師兄o既大概相同, 不過有少少補充
我們先撇開齒輪比這過因素不提, 因為不同牌子不同型號會因應設計已有所不同, 所以我們先假設齒輪比相同的大前提下作討論。
假設齒輪比相同, 而絞杯的Size一樣 (例如2500型號), 再假設深杯打底絲至淺杯的厚度, 大家再打上相同的魚絲或PE線, 基本上大家拋投的出絲暢順度和追絲速度一樣!
-- 出絲暢順度 (浦克師兄的論點) --
出絲的暢順度基本上受拋投出絲時, 魚絲與絞杯邊的摩擦力所影响(見圖一), 所以各位師兄都會盡量將魚絲打至盡量滿o既狀態以減低摩擦力,增加出絲的暢順度,但又不能打到100%滿, 因為會有魚絲自動溢出的問題。由於相同強度(磅數)的PE線較普通的尼龍魚絲糼, 摩擦力亦較低, 所以理論上用PE線會較普通尼龍絲拋投時來得梗暢順, 距離亦較遠。第二是PE線較糼, 切風性較強, 所以當釣場有風時PE線受風的影響會較普通尼龍絲細 (風勢強時梗加明顯), 感應能力亦較好, 就以上二個原因, 所以fit魷時大多採用PE線代替普通尼龍絲。
但一般用於fit魷的PE線(0.8號 - 1.2號)不足以填滿一個2500杯, 如果深杯絞因為填不滿而大大增加摩擦力, 所以肯多師兄會用底絲墊高絞杯的厚度以逹至盡量滿的效果!
圖一
問題來了, 哪為什麼不用較細杯的魚絞, 例如1500型號, 哪麼不是梗輕, 也沒有了打不滿魚絲的問題? 為何要用2500型號淺杯?
-- 追絲速度 (散打仔師兄提出的) --
因為1500型號的絞杯比2500型號的直徑少, 雖然可以解決了打不滿魚絲的問題, 但因為絞杯直徑較細, 所以追絲速度跟不上fit魷時揚竿需要收絲的速度, 所以如用1500型號的絞, 要我們的手絞的速度加快去協調收絲的速度, 令整個動作不太暢順! (因為師弟我就是懶聰明買了一個1500型號的魚絞去fit魷,所以要加快隻手絞o既速度, 攪到成個動作有D痙攣 )
綜合以上二個原因, 師弟我覺得2500淺杯是考慮了平衡出絲暢順度, 和fit魷動作時需要的收絲速度(追絲速度)而產生出來的! 希望各位師兄指証。
[ 本帖最後由 frog9394 於 2007-12-15 00:07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