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其他] 分享一些有關黄鳍鲷性成熟的資料

[複製鏈接]
pkng1218 發表於 29/2/2012 11: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IP:- 香港
黄鳍鲷,学名sparuslatus,又名黄脚立、赤翅。适应力强,生长快,为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沿海。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赤翅等。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群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类。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1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黄鳍鲷是一种海产暖水性浅海近岸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海海域,也是一种较好的海水养殖种类。
黄鳍鲷黄鳍鲷是以动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由于口裂较小,而只能摄食较小个体的鱼、虾等,一般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性的做法是将小鱼等用绞肉机切碎后投喂;此鱼的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830℃,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2℃以上时,其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而静伏于水底;适宜的盐度范围最好是0.5%1.2%。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均可。
因黄鳍鲷个体娇小,体表稍有损伤很容易引起死亡。所以,在鱼体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鱼的体表受伤或因水质混浊而造成鱼鳃淤泥引起呼吸不良死亡。
魚民語錄
yamakoHo : 釣魷心興奮,食魷真勤奮,情願食小餐,一定要放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魚民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聯繫魚樂網|FISHINGHK.com™  

GMT+8, 22/5/2025 12:30 , Processed in 0.204656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7 Comsenz Inc.

System by FISHINGHK.com Since 2007-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