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其他] 路亞對象魚-水馬騮

[複製鏈接]
naobao 發表於 29/10/2008 00: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IP:- 香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hampala_macrolepidota.jpg

有時間會加條釣魚片俾大家睇吓!!

水馬騮
學名:Hampala Macrolepidota
裂峽鲃 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裂峽鲃屬。俗稱:巴紅(傣語音譯)。
英文名:Groovedisthmus barbel 。

分佈地區: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泰國
體長:一般20-30cm左右,最長60cm左右
棲息環境:瀑布、河流、溪流、湖泊、廢礦湖
餌食:屬于雜食性魚類,成年魚會比較傾向追食小魚小蝦之類的活餌
說到釣魚的對象魚,總要提起山河中的精靈~水馬騮
其強橫的拉扯力往往帶給釣魚者大呼過癮
水馬騮對于水面的敏感度,據說顔色明亮的衣著的釣魚者將會被水馬騮發現。
水馬騮較常見于清澈的山河或充滿大量氧氣的瀑布之中,
其體長紡錘形,側扁,腹部圓,無棱。
頭較大,約占體長的1/3。吻圓鈍,略突出,吻端光滑。吻皮不發達。
口端位,口角達眼前緣,上唇與吻皮之間有1條溝,
該溝後伸繞過口角須基部外側向前向內伸折成爲唇後溝。
左右唇後溝互不相通。口角須長約等于眼徑。
鰓峽中央有1條深縱溝達口下方。鰓膜相連且游離。鱗較大;
側綫鱗26-29。背鰭最後硬刺上半部軟而下部稍硬且有時有小鋸齒;
背、臀鰭外緣均內凹。體銀白色,背側暗綠,
背、腹鰭始點間有1垂直黑帶紋。背鰭灰黑,其它鰭橘紅色,尾鰭上下緣黑色。
水馬騮的品種在顏色和生物學計數(Counts)方面顯示較大的地理變化。
來自蘇門答臘(Sumatra)和爪哇(Jawa)的水馬騮擁有單一的染色斑塊。
來自砂越中部和北部的水馬騮則擁有2個斑塊,一個在背鰭之下,一個接近尾巴。
來自北婆羅洲東南部的鬥湖(Tawau)和拿篤(Lahad Datu)的樣口擁有2個斑塊,
其中一個位於接近尾巴之處,
不過只限于身長45mm以下的幼年魚,超過此身長者斑塊即消失。
而來自北婆羅洲西海岸者除了背鰭以下的正常斑塊,接近尾巴處亦出現不明顯的斑塊。
來自京那峇當岸(Kinabatangan)盆地的水馬騮則只有背鰭以下的斑塊。
地理變化的觀察確認出至少2個生存於婆羅洲內的次的品種:
1。存在於印尼屬婆羅洲中部,砂?越中部和北部以及北婆羅洲西海岸的bimaculata
2。來自京那峇當岸盆地以及及注入Sandakan Harbor的溪流的新的次品種,被稱爲macrolepidotasabana。
通常體長少於10公分的小水馬騮比較喜歡水流湍急並擁有石頭的淺水河段,
當其長大到11至20公分時,就開始會遷居到寬闊清澈,水流緩慢的棲息地。
而擁有21公分長左右體長的成年水馬騮則喜歡栖息于在水深超過3公尺,
擁有石壁、有石頭舖在底下並含有一些泥土的緩流水域,
這種成年魚的棲息地通常被叫作水潭
水馬騮的繁殖過程多在雨季也就是河流及湖泊的水位高漲之際。
這時候成熟的雄魚和雌魚將會游將河流的上游去繁殖。
它們選擇的産卵之處是在水質清澈,擁有小石頭,水流緩慢的上游河段,
產下的卵將黏附在河邊的石頭和水生植物上。
當達到了幼年階段的小水馬騮具備了逆流而上的能力之後,
這些小魚就會游到出現激流的河段去,當成年後就遷移到適合生存的水潭去。
如今的有很多天然的河流已遭受到人類的各種活動如發展之種種後遺症之幹擾,
從而使到水馬騮的數量相比從前已經大幅度减少了很多。
沙底清水河的消失或受到污染是導致此魚的數量如江河日下的主因。
黃小傑 發表於 29/10/2008 02:50:23 | 顯示全部樓層 IP:- 台灣台北
原帖由 naobao 於 2008-10-29 00:22 發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0171

有時間會加條釣魚片俾大家睇吓!!

水馬騮
學名:Hampala Macrolepidota
裂峽鲃 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裂峽鲃屬。俗稱:巴紅(傣語音譯)。
英文名:Groo ...

此魚相當 過癮 馬來西亞多喔
肥仔 發表於 29/10/2008 20:27:12 | 顯示全部樓層 IP:- 澳門
水馬騮確實好玩 , 細細條已經好緊要好力 , 如果係山河裡仲更加不得了~~~
肥斌 發表於 29/10/2008 21:08:24 | 顯示全部樓層 IP:- 香港
唔知香港有冇呢?
 樓主| naobao 發表於 29/10/2008 21: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IP:- 香港
原帖由 肥斌 於 2008-10-29 21:08 發表
唔知香港有冇呢?

係......無架
肥仔 發表於 31/10/2008 18:36:49 | 顯示全部樓層 IP:- 澳門
金魚鋪可能有 , 我以前見過~~
亞昌 發表於 31/10/2008 23:25:09 | 顯示全部樓層 IP:- 香港
而家旺角都有得賣!!
肥斌 發表於 17/5/2009 23: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IP:- 香港
本帖最後由 肥斌 於 2009-5-17 23:20 編輯

我都找到多些資料
轉貼
打苏水坝水马骝  
作者: 名川     
2006-01-16  
自从以六磅线钓取了生平第一只1.3公斤的水马骝之后,就深深的爱上了它,到了今天,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经过那次的钓游后,她的身影就深深的刻印在我脑中,就如当时跟太太谈恋爱一样,一日不见如三秋,看不到她的身影就吃不下饭,听不到她的声音就睡不着觉,简直是废寝忘食。。。哈!


当时朋友约出门钓鱼,笔者所问的第一句就是,你们有去钓水马骝吗!假如是有去钓水马骝,就会想尽办法,找机会跟他们一起去,这时就会推出很多很多的借口,来完成这心愿,俗语说,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就是当年的疯,假如要形容怎样的疯,我想,答案也只有一个疯字!


好了!现在不提当年事。


当水坝涨水时,水位就会掩盖长在水坝旁的野草,这些不耐浸水的野草,过了一段时期,就会腐烂,这大片的野草丛腐烂后,湖边的水质就会慢慢的变成含酸性,这时在草里摄食的小鱼,就会移出这不适宜它们居住的水域,小鱼移出了这些烂草区,只得在空旷水域游弋,这样就容易招惹水马骝这种鱼类的群起攻击,尤其是无风清晨时刻,你就会看到,水马骝群在水面攻击小鱼,仿如煮开水后,白沫四溅的情景般,一次又一次出现在眼前,可是这些情景都出现在远方,当你把船移过去时,鱼群已经游去无踪,失去了踪影,往往它出现的地方,都是拟饵抛不到的距离,虽然这时较容易钓取水马骝,可是不作点功课,想要钓取它,也没那么容易,假如漫无目的去钓,包你一只也钓不到,所以要钓取它,不止要具备钓鱼技术上的掌握而且也不可缺少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


有钓过水马骝的人都知道,要钓这种鱼,会有一个特定的季节比较容易钓取他,


而且每个地方的季节也不同,如这里的打苏水坝,要等雨季过后,浸在水中的野草腐烂水质呈酸性,小鱼不适合居住,而移往空旷水域时,就是猎钓水马骝的最佳季节,可是要注意这样的季节可真不容易,幸好大家都已经和当地的渔夫相处的十几年,向来相安无事,而且也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当水马骝的季节来临,渔夫们就会通知我们,甚至在什么地点捕获说马骝,他们都会一一的详细道来,这无形中就节省了我们很多的精神和时间去留意垂钓水马骝,季节的到来。


由于这水坝靠近笔者居住的地方,车程只需十五分钟,所以一到这样的季节,笔者就会争取时机,常去钓,有时早上去钓几小时,傍晚也是一样,因为这样的季节往往都是短暂的,如果下了一阵大雨,雨水把湖边的水质调和后,在空旷水域捕食小鱼的水马骝也会跟著小鱼一起失踪,(笔者只是把水马骝移往草边寻找小鱼,形容为失踪,是因为此时垂钓目标变旷,要寻找水马骝的踪迹很渺茫) 所以此时就尽量争取时间,去猎取心目中的对象鱼,可是此时在这里垂钓水马骝的垂钓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的钓到此鱼,有很多垂钓者,因钓不到而放弃,而且失败者还把此鱼,冠上是此湖的神秘鱼。


要钓取它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地理环境和技术上的引用就可以了,接下来只要反复的去莫索,就不难把它钓上来,这时只要找到水马骝埋伏掠夺小鱼的标点,就会一只一只的把它钓上来,这些标点不外是一些水底结构,如湖底的障碍物,树桩,湖底河边的树丛和一些结构如湖前的桥梁,屋子的遗址,只要锁定这些标点,等待水马骝在这些地方掠夺小鱼时,再用凝饵钓取它的机会就很高,因为移出草丛的小鱼,到了空旷水域,也是会找寻一些拥有障碍物的地点来当避护所,而这些机会主义者如水马骝,就会事先埋伏在这些地点,等待捕食游来的小鱼。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猎钓者锁好标点后,就可等待水马骝上来水面追捕小鱼时,以匙形凝饵来收拾它们,试了多种拟饵,大家都认为这里的水马骝还是以匙形铁牌较好用,笔者也试过以鱼形拟饵来试钓,也可钓到水马骝,可时钓久了,水马骝就会学精,往往它们上来捕食小鱼的范围是我们拟饵抛不到的地方,所以只好改变方法,以较重的拟饵来钓它们,要抛得远,最佳的选择就是匙形拟饵,因此类的拟饵自身够重,也有很多重量可供选择,由于拟饵重,沉的也快,会很快沉到水马骝采饵的深度,记得采饵的深度后,只要算好拟饵下沉的倒数,就以当时的深度来钓取它们,而且回收的速度也很重要,有时要收得很快,才能激起他们咬饵的意念,有时只不过,以普通的速度就可以了,也试过收回来时,停止片刻给拟饵再下沉时他才会攻击拟饵,所以当天钓取了第一只水马骝时的情况很重要,如深度,速度和呈现的手法,要记得很清楚,这样才能唱丰收。


可是这里的水马骝已经越钓越精,可能都是每次都钓后放的关系,现在已经越来越难钓到它们,它们上来水面捕食小鱼的情景还是随处可看到,而且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可是只要钓上两三只后,它们就停止吃钓了,有时还要把它们养在船里,要回时才拿来放掉,假如没这样做,一把它们钓起来,就钓后放,那么就只好提早回家了,因为放掉后,即使你在钓下去也没用,因为它们就会如小说里的情节般,全体神秘的失踪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魚民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聯繫魚樂網|FISHINGHK.com™  

GMT+8, 5/5/2025 03:27 , Processed in 0.218663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7 Comsenz Inc.

System by FISHINGHK.com Since 2007-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